• <sup id="ddffk"></sup>
    <menuitem id="ddffk"></menuitem>

    <code id="ddffk"></code>

    1. 強信心促發展 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生動實踐
      發表時間:2023-01-03來源:中國文明網綜編

        黨的二十大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科學謀劃了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極大點燃和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團結奮斗的熱情。各地干部群眾巧妙結合地方文化特色,以多種形式勤學篤行,在學思踐悟中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的生動實踐,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福建省泉州市:號召群眾做網絡文明建設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一紙僑批報家國、一處僑宅憶鄉愁、一件僑事看時代、一個“中心”見文明……連日來,福建省泉州市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開展“僑鄉故事我來講”為主題的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并以視頻形式在泉州文明網等平臺展播。該活動由市民、網友以個人VLOG形式,走進僑鄉、僑鎮、僑村以及當地的“黨建+”鄰里中心,展示泉州籍華僑仁人志士的革命事跡和廣大歸僑僑眷及海外僑胞參與支持祖國、家鄉建設的奮斗故事。

        泉州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網絡文明傳播陣地作用,結合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啟動了“勇當主力軍·文明我先行”主題網絡文明傳播活動,活動內容涵蓋“強產興城、文明同行”“文明培育、市民同行”“文明實踐、志愿先行”“文明創建、機關先行”等四方面主題,由市文明委各成員單位、各級文明單位等共同參與,號召各級各部門以及市民朋友圍繞主題積極參與,展示傳播各地各單位身邊的文明現象,營造健康文明、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做網絡文明建設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重慶市江津區:外賣小哥成為基層治理生力軍

        近年來,以互聯網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興起,聚集了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的新就業群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如何發揮“新興”力量?重慶市江津區通過凝聚、服務、引領,將小哥們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新力量,實現“雙向奔赴”。

        小哥是服務城市的“飛毛腿”,也是城市運行的守護者。為解決他們普遍反映的“休息難、停車難、如廁難、避暑難”問題,2021年以來,江津區依托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青春加油站、勞動者港灣等資源打造了51個“小哥驛站”,為穿行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快遞外賣小哥等新就業群體,提供“一站式”歇腳休息、飲水充電等暖心服務,給小哥一個溫暖的“家”。隨著越來越多小哥走進“小哥驛站”,江津區開展“我為小哥辦實事”活動。江津區委非公工委、團區委、區交通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市郵政管理局六分局組建3個調研組,以外賣、物流、網約車三類重點行業為主體,實地走訪,發放紙質、電子問卷,堅持問題導向、提供暖心服務,切實為小哥解決實事,成為小哥“娘家人”。在獲得小哥大量認可后,江津區引導新就業群體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推動形成“社會服務小哥、小哥反哺社會”的良性循環。快遞、外賣、網約車小哥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是基層治理的天然“流動崗哨”,各街道陸續將小哥作為重大事件、緊急事態后備軍納入基層社會應急體系,越來越多的小哥成為社會治理生力軍。

        河南省西平縣: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文明創建全過程

        河南省西平縣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到精神文明創建的各方面、全過程。納入文明村鎮創建,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推動文明村鎮創建提質增效。納入文明家庭建設,各級文明家庭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努力走在前列。納入“星級文明戶”創評,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目標導向,增設“學習星”,培養學用結合、知行統一的學習型農民。納入“鄉村光榮榜”選樹,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鄉村光榮榜”選樹必要條件,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西平縣還結合“鄉村文化合作社”建設,通過自編自演歌曲、快板、順口溜、小品小戲等,教育群眾、引領群眾、凝聚群眾,謳歌新時代;結合和美鄉村建設,利用村頭空地、閑置廢棄屋舍裝扮紅心園、家風園800多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推鄉風文明。如今,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縣進農村、到農戶、入人心,有力推動全縣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供稿:福建省文明辦、重慶市文明辦、河南省文明辦 綜編:賈園園 姜麗)

      責任編輯:姜 麗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